麻花豆v

学术月系列活动--海南大学谢彦君教授为我院师生做学术报告

发布者:旅游学院发布时间:2025-10-29动态浏览次数:80

10月28日,为进一步提升旅游学院研究生科研能力与专_x0008_业素养,深化对旅游学科领域前沿认知,推进研究生培养高质量发展。我院开展学术月系列活动_x0008__x0008_之“既往与当下:旅游体验研究的心路、理路和进路”学术报告,邀请了海南大学二级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《旅游学刊》副主编、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旅游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、中国旅游研究国际联合会(滨础颁罢厂)创会会士谢彦君主讲。报告会在文科实训楼904会议室举办,由旅游学院院长梁旺兵主持,相关专_x0008_业老师和全体研究生聆听此次报告会。

此次讲座由旅游学院院长梁旺兵主持,他介绍了谢彦君教授的学术履历、研究成就,并引出本次讲座主题“既往与当下:旅游体验研究的心路、理路和进路”

谢彦君教授围绕“心路”、“理路”、“进路”展开论述,以时间为轴串联既往与当下,揭示旅游体验研究的发展脉络与内在逻辑。在“心路”维度,谢彦君教授回顾了自身研究从“自发”到“自觉”的追问历程。他强调,这一心路历程是“从模糊到清晰、从边缘到中心、从现象描述到理论建构”的过程,其内核始终是对旅游现象_x0008__x0008_之独特性及其概念边界的关切。在“理路”维度,谢彦君教授系统梳理了以“旅游体验”为核心的理论体系与核心概念群。谈及 “进路”,谢彦君教授直面当前研究局限,提出未来四大研究方向:技术融合进路、微观解析进路、文化本土化进路、价值重构进路。

报告会尾声,谢彦君教授总结了“叁路”关系:“心路”是灵魂,决定了研究的价值方向;“理路”是骨架,支撑起了学科的知识体系;“进路”是血脉,预示着学科未来的生命力。叁者循环互动,共同推动学科发展。谢彦君教授重申,无论技术如何变革,范式如何创新,旅游体验研究的根必须牢牢扎在对“人”的关怀上,旨在理解并丰富人的存在和生命意义。

最后梁旺兵院长对本次讲座做了简单总结,呼吁我院师生不忘初心、开拓创新,共同推动旅游体验研究迈向更精深广阔的新阶段。此次学术报告,不仅为我院师生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,也为我院在旅游体验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指导。

【报告人介绍】:

谢彦君,海南大学二级教授、博导,兼任《旅游学刊》副主编,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旅游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,中国旅游研究国际联合会(滨础颁罢厂)创会会士。出版《基础旅游学》《旅游体验研究:一种现象学的视角》《旅游体验研究:走向实证科学》《旅游研究方法》《庄子内篇引归》《名家四子引归》《老子引归》等专_x0008_着11部,出版《现代大众旅游》等译着8部,发表论文150余篇。2018年获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首届“旅游教育突出贡献人物”荣誉称号;专_x0008_着《基础旅游学》(第4版,商务印书馆)获评2021年国家教材建设委员会首届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。

图文/郑李傲 刘慧 郑李傲  审核/武克军